热衷文化援疆的杨之
热衷文化援疆的杨之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26日 21:5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新疆日报
本报讯(记者巴莎·铁格斯报道)2011年3月,他一手提着行李箱,一手拿着笔墨来到了和田,参加援疆工作。
干燥的气候与沙尘天气让他身体不适,办公区和工地间两点一线的忙碌生活让他没有时间外出,没有精力游览和田,他对和田的印象除了玉就是风沙。这个人叫杨之。
杨之到和田一个多月后,和田地委宣传部和文联、作家协会等单位组织记者、作家和书画家到他工作的援建工程去采风,他认识了画家曹建斌。曹建斌的油画让杨之开阔了眼界,了解了和田,迷上了和田,喜欢上了维吾尔族风情,还喜欢上了这里淳朴的人们。杨之说,浩瀚的沙漠和雄伟的昆仑山给这里的人们注入了一种勇气、一种独特的生活色彩。
杨之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2010年还获得“当代书法十大年度人物”评选提名。“来和田之前,在网上搜过有关和田书法界的信息,结果让人失望。”杨之说,他觉得在和田会难觅知音。
曹建斌是和田有名的画家,他带着杨之很快融入了和田的文化圈子。杨之说,在和田能认识这么多书画爱好者,出乎预料。
在和田,杨之马不停蹄忙碌的是北京城建集团和田援疆工程总承包部的工作。但不知不觉间,他却做起了文化援疆的事情。
2011年4月,杨之组织和田地区的7名书画名家慰问武警官兵。自己开笔,与官兵们一起挥毫泼墨,创作书法、绘画作品,为武警官兵送上文化大餐,拓宽了基层官兵视野。9月,他又代表当代书法网,向武警官兵们赠送了新出版的当代书法网文丛《与梦同住——当代书画名家访记》。
同年9月初,杨之带领王墉、荆戈、范君州等书法家到兰州军区驻喀什某部,与著名军旅书法家彭立新、任军以及部队书法爱好者进行书艺交流。他现场点评了官兵创作的书法作品。
中国文联、中国书法家协会、兵团书法家协会在农十四师举办的一期书法培训班上,杨之讲授的课,让兵团的书法家们受益匪浅。
杨之还在当代书法网免费为和田地区具有一定水平的书法家和画家开了专栏,大力宣传和田地区的文化人。曹建斌的油画、尤昌安的书法作品专栏,让网友们对和田的魅力赞美不已。只要是有关和田的书画活动,他都会在当代书法网里作报道宣传,让全国的书画爱好者关注南疆这片热土上的书画坚守者。
杨之利用空闲时间在和田、喀什等地做了很多次文化慰问活动,免费为官兵点评书法作品,免费为他们写字。
杨之打算在时机成熟、准备充分的时候,举办一次南疆三地州书画爱好者的书画展。他认为,民族文化应当多交流,因为我们需要的不只是语言上的共点,更需要相互了解文化。
杨之的身影依旧忙碌在援疆工程承包部的办公区和工地间,依旧执着地为和田的书画圈做着力所能及的事儿。他说自己就像塔克拉玛干的一粒沙子,很普通……
(边骥点评)杨之到新疆的任务,是和当地援疆干部一起,帮助和田群众改善贫困面貌,提高物质生活水平。可是作为一个文化人的他,自觉地做起了丰富当地文化活动、提升当地书画水平的工作,这让他自己的生活多彩了,援疆工作出彩了。
古语讲“有志者事竟成”。杨之不愧为有志者和成事者,他的行为令人起敬,值得大家学习。
(原载2012年3月26日《新疆日报》一版)
杨之先生简介
杨之,本名杨崇学。1964年6月20日出生于河南省新蔡县。1981年10月入伍。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就职于北京城建集团。
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书法艺委会委员、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建设书协常务理事、北京中韩书画家联谊会副秘书长,西北民族大学马家窑文化研究院客座教授,世侨书画院名誉副院长,新疆兵团十四师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西部书画院艺术顾问、和田丝路风情书画院名誉院长。
杨之因社会担当享誉书坛。策划并举办了一系列为灾区和困难学生捐款等爱心捐助活动。其中。 2010年倡导并组织发起的“白贵峰拯救行动”大型义拍义卖活动,在国内书坛引起强烈反响,获“2010年度当代书法年度人物·提名奖”。
曾在《首都建设报》、《北京城建报》等报刊做过16年编辑记者。多次获得全国及北京市专业媒体新闻奖;著有报告文学《写在齐鲁大地上的辉煌》、《牧者》、《辽西啊辽西》、《创造一个新的童话》、《激战卓资山》、《七天七夜的小汤山之战》以及专题片《大路歌》、《城建之歌》、名家专访等150多万字。合著有《建筑业企业文化》、《天降大任》、《高速公路施工管理与技术》、《十七年大碰撞》、《再造京门》等。
参与推出全国劳动模范于凯、魏红、北京市交通系统十佳百优、北京市劳模王洪娥、孙黔、北京城建集团文明四区、北京市抗击非典先进事迹报告会等重大事迹报告会的策划及报告文稿的写作。
2011年参与北京市对口援疆工作,2012年被评为北京市对口援疆工作先进个人。
2013年12月,由北京援疆指挥部、和田地委宣传部、北京书协、新疆书协、兵团书协联合主办的“援疆情——杨之书法作品展”在和田举行。